新中国成立以后,党中央的干部都应该让哪些人担任,反而成了大家的难题,其中职位最重要的就是国家副主席。
毛主席和周总理思来想去,决定让一个人担任这个职务,可是没想到,他们提倡的这个人,竟然遭到了大家的反对。
他们认为这个人曾经对共产党下过重手,很多共产党员都是死在了他的手中,完全不适合当国家副主席。
然而毛主席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,这个人到底是谁?他为什么杀害共产党后,还能得到毛主席的青睐呢?
李济深的身份转变
这个人就是李济深,他曾经可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。虽然李济深出身普通,但是他勤奋好学,头脑灵活。
小时候的他也算是建国风雨飘摇的中国,为此他决定上大学就要上军校,为国家效力。
待着这个目标,李济深很快考入保定的陆军大学。虽然毕业了,但李济深并没有选择投身军队,而是留在学校准备培养下一任。
授人以渔才是最好的选择,李济深想要好好培养国家栋梁。李济深培养的学生中国,其中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叶挺。
那个时候毫不夸张的说,李济深真的做到了桃李满天下。
辛亥革命爆发以后,李济深明白如今的天下应该也改变一下了,于是李济深毅然决然的辞去自己现在的职务,选择加入孙中山的阵营中。
有这么一个聪明且能干的人加入,孙中山自然也是欣喜的,他直接给了李济深一个参谋长的职位。
虽然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官,但这也是孙中山对李济深的磨练。毕竟他们也不知道李济深真正的才能到底如何,是不是纸上谈兵。
李济深也明白孙中山的想法,他做好了每一件分内之事,在军事上李济深也从不吝啬发言。
果然,李济深这种出色的军事才能真的被大家看到了,孙中山认为李济深或许可以接他的班。
当时孙中山非常看中李济深,专门给他权利,就希望未来的总统可以是李济深。李济深没有浪费孙中山的良苦用心,尽力的发挥自己能力。
1926年,正是北伐的时期,李济深在广东地区已经是一把手的存在了。当时的李济深手下还有一个铁血部队,只要出征,寸草不生。
很多人都听说过李济深掌管的部队,也有很多人忌惮李济深。正当李济深以为自己的前途光明时,结果遇到了蒋介石。
其实一开始李济深对蒋介石的了解并不深,他误认为蒋介石掌管国民党,是为了国家。
为此蒋介石有什么要求,军事上有什么命令,李济深基本上都会照做。可是李济深并不知道的是,他很快因为相信蒋介石而后悔。
四一二事件
日本的铁蹄踏入国土,面对外来的敌人,理应一起面对。可是蒋介石却突然翻脸,要求铲除共产党。
当时的李济深也非常赞同蒋介石的命令,因为他也认为国民党的军队中,不应该有共产党。
但没想到的是,蒋介石下令居然是屠杀,并非驱赶。其实李济深并没有想过对共产党下死手,只是希望把他们赶走就好。
但蒋介石的一声令下,再加上李济深对共产党的不了解,后来的李济深直接参与到屠杀当中。
就在短短的七天之内,两千多个共产党惨死,甚至还有不少革命群众也被国民党杀害。
当时在广东地区很多共产党被抓捕,也有很多共产党惨死在自己人的刀下。看着自己人的鲜血流出,李济深开始后悔了。
如今应该是抗日的时期,怎么能把屠刀对准自己人呢?但李济深转念一想,古往今来铲除异己造成流血事件不在少数。
或许蒋介石在铲除共产党以后,就能对抗日本了。带着这个想法,李济深依旧对蒋介石言听计从。
可是在1929年的时候,李济深才算是真的看透了蒋介石的真面目。
北伐成功以后,当时国民党统一中国,李济深认为此时的蒋介石应该能好好抗日,保卫家国了。
可谁知道没有了共产党以后,蒋介石独断专权。此时的李济深也发现了,蒋介石铲除共产党并非是为了国家,而是为了他总统的宝座。
以前蒋介石和李济深看似友好的背后,是蒋介石忌惮他手中的军队。如今外部敌人已经没有了,蒋介石的枪口就对准了内部的朋友。
李济深明白自己已经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,但只要能够抗日,他不在乎这些。
可就在九一八事件以后,国人对于抗日的情绪高涨,此时的蒋介石却没有什么动作。
看到这样的蒋介石,李济深开始后悔了,他自责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。
为了能够弥补,李济深决定接触共产党,他想要知道能够让蒋介石忌惮的势力,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。
经过了解,李济深发现共产党是坚决抗日的,同时他们对于群众也没有压迫和剥削。
在失去了希望的同事,李济深从共产党身上找到了未来。他决定反蒋,要把蒋介石的阴谋全部暴露出来。
由于李济深的背叛,蒋介石震怒,同时也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,蒋介石直接给李济深安排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。
李济深毫不客气的发动了“福建事变”,带领着不少人公然抗日。蒋介石知道后选择镇压,因为他不允许国民党中还有和他思想不一样的存在。
李济深没有反抗蒋介石的能力,很快他就被蒋介石囚禁在汤山,还被开除了党籍。
知道这个情况以后,李济深反抗的更加激烈,至此,李济深公然站在了蒋介石的对立面。毛主席的不计前嫌
李济深明白,想要铲除蒋介石,光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,所以李济深希望能够和共产党合作。
当时红军还在被国民党围剿,如果共产党真的和李济深合作的话,反蒋必定会成功。
可惜的是,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人并不是毛主席,而是博古。他不相信李济深,毕竟曾经的李济深还和蒋介石一起抓捕过共产党。
那时候的他们也是借着合作的借口,结果公然翻脸。为此博古并不赞同这件事情,哪怕毛主席和周总理轮番劝说。
多年以后,毛主席和周总理再次提起这件事,都觉得惋惜。要是博古真的和李济深合作,就不会有后来的长征。
多方寻求下,李济深还是失败了,但是李济深并没有放弃。他跑到了香港成立国民党,同时也是抗日的联合会。
虽然李济深没有成功的和共产党合作,但是在抗日这件事情上,李济深和共产党想法是一致的。
在香港,李济深多次呼吁群众要抗日。此时又发生了西安事变,李济深知道后,马上写信劝说蒋介石一定要和共产党合作。
不得不说,蒋介石这个位置做的也不稳,多次被人逼着抗日,但即便这样了,蒋介石依旧没有放弃抓捕共产党。
李济深甚至亲自跑到庐山逼着蒋介石要抗日,结果蒋介石依旧要坚持内战,一定要铲除所有的异己。
李济深明白,蒋介石这是确保自己总统位置的安全,但没有国家的话,怎么会有他总统的身份。
对于蒋介石的做法,李济深非常失望,他决定会到香港好好经营自己的团队。内陆有共产党,香港有他李济深。
虽然没有合作,但他们遥相呼应,一致对外。在抗日的时候,李济深还没有忘记抨击蒋介石的恶行。
毛主席在内陆也知道了李济深的行为,对于他非常欣慰。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,毛主席也愿意和李济深合作。
等到赶走日本人以后,就是自己内部的问题。毛主席专门写信给李济深,希望他能来内陆。
李济深明白自己这一去,见证的是历史,是一个新的国家,更是百姓稳定的未来。在周总理的安排下,很快李济深就来到了北平。
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,李济深非常愧疚的说出自己下令捕杀共产党的政策。毛主席并没有在意,而是希望他能来当副主席。
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很多人都震惊了,大家想到李济深曾经的罪行,都不满意。李济深也不愿意,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罪人。
但毛主席和周总理强调李济深还是有功劳的,更何况李济深多年抗日反蒋,就足以证明他悔悟了。
当时的国家副主席一共有六个人,基本上都是跟随毛主席打天下的将领,不过除了李济深以外,还有一个宋庆龄。
李济深和宋庆龄虽然是国民党的出身,但他们坚持抗日和团结,为了共产党做出不少贡献。他们坚决的拥护国家统一,这种贡献足以担任副主席这一职务。
结语毛主席没有因为李济深曾经的错误和记恨他,反而选择原谅他,是因为毛主席看到了李济深身上的爱国情怀。
实事也证明了毛主席的眼光,在李济深接手副主席的职务以后,他兢兢业业的工作,从来没有松懈过。
李济深也在用行动告诉大家,走错路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。
参考资料《论蒋介石、李济深决裂的因缘与影响》——中山大学学报 沈成飞编
《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李济深的统战工作》——抗日战争研究 王英俊编